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从百姓中走来的放射科专家我国著名放射科专家(2)

来源: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6-2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1956年李铁一(前排左一)在“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”(现北京友谊医院)波大卡明斯基主任指导下读片 1946年,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,他考取了国立沈阳医学院

1956年李铁一(前排左一)在“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”(现北京友谊医院)波大卡明斯基主任指导下读片

1946年,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,他考取了国立沈阳医学院(现为中国医科大学)。1946-1948年,东北处于内战时期,国民党把国立沈阳医学院迁到北京。

崎岖的农村诊疗之路

1965年,为落实毛主席“六·二六”指示,北京友谊医院组织了农村巡回医疗队,计划每年去农村一批,以改善农村的医疗条件。1965年8月,第一批医疗队到房山县长沟公社巡回医疗,小分队由医生、护士、技术人员组成。李铁一任医疗队队长,开展整个医疗队的工作。

1997年李铁一获得“五一”劳动奖章

当年农村的情况是“一无医,二无药”。农村的富队勉强能吃饱,穷队则是半年糠菜半年粮,医疗队下到农村后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。长沟公社有18个大队,贫富差距悬殊,李铁一在各个大队为当地百姓进行巡诊。村民虽然热烈欢迎医疗队的到来,但是由于条件艰苦,大队只能给出一个有土炕但没有炕席的房子。李铁一不断地鼓励队员,做好在艰苦条件下积极开展医疗工作的思想准备。村里的大队长终于找到一个旧席子送过来,这时所有的医疗队员都已经是人困马乏,打开铺盖卷很快进入了梦乡。但李铁一还在思索如何更好地把医疗服务“种植”到这么一个落后的村落,如何让本已贫困的人们少一些疾病的困扰。

李铁一带领的医疗队每日交一斤四两粮票和八毛钱,可是仅能吃到二成野菜和八成粗粮。而村民吃的是二成粮食和八成粗粮。每当吃饭的时候,当李铁一看到房东的孩子们睁着大大的眼睛注视着自己,他总是不肯将自己的口粮全部吃了,虽然离填饱肚子还差很远,但总是留下些给那些可怜的孩子们。他们早上背着药箱挨村挨户给病人看病,宣传卫生常识。夜间经常被叫醒看急诊,回来时经常天已经放明,又接着去巡诊,中午也没有时间休息,所有的医疗工作者都是头挨着枕头就可以睡。

1999年李铁一夫妇在美国费城儿子家过圣诞节

每位医生在大医院的分科相当细,一般分配到哪科后对某一科的知识钻研得很深,但是其他科涉及的知识就不一定了解得面面俱到。曾有一次,一位肝硬化患者来村医疗队看病。当时,一位从事神经科医生接待这位患者,由于农民所患病种的多样性,他一时难以应付,思想上起了一些波澜。他对患者说:“我是神经科医生,不会看肝病。”李铁一没有多说什么,替患者看完病,也没有批评这位医生。这位神经科医生看到后深深地自责:“李铁一是放射科医生,而我是临床医生,这种病人我也同样应该有能力处理。我们的差距是思想上的差距,而不是技术上的差距。”李铁一用自己默默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队员。

李铁一在长沟村公社巡回医疗服务中,最大的成绩不仅为当地的百姓解决病痛,同时为当地留下了一支永远“驻扎”在村里的医疗队——农村医生学校。他担任校长职务,主动与当地干部谈话,做家长的思想工作,希望成立半农半医学校长期为当地人民服务。他不知走了多少路,费了多少唇舌,最终在18个大队里选出20名学员,就这样,土生土长的农村医疗学校诞生了。

北京友谊医院免费提供授课需要的教具、模型和标本。李铁一带领队员认真授课,并经常进行个别辅导,用三个冬闲时间培养出了相当于中专水平的农村医生。然后,由每个队员带两三个学生挨家挨户找病人看病,并与当地野战医院联系,把那里作为一个实习基地。李铁一与各队长商量后,在学期结束时,给每位学员配备一个卫生包,里面装有体温表、注射器、消毒用品,以及一些常用药品。此时,学员们已经可以处理农村常见病了。

李铁一不仅看病,而且管理全队的工作。后来他患了肾炎,直到有人接他的班,他才回城,那时他走路已经很吃力了。如今,当年的学员中有的已经成为当地卫生院的院长,也有的成为县医院的专家。

从“尸体”中获取对影像学更深的认识

1951年,李铁一从国立沈阳医学院毕业后留校,分配到沈阳第一附属院放射科工作。不论是劳动,还是学习,他对分配的任务会一丝不苟地去完成,也正是这样的性格,使许多人质疑在放射科会搞出什么科研时,他依然稳健地按着自己的方向前进。尽管放射科是一个辅助科室,但是,他却能挖掘它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。

1951年~1961年,他作为放射科的医生投身于临床工作整整10年的时间。以科为家,甘心寂寞,家、工作岗位和图书馆成为他多年的行动轨道。他参与临床病例讨论时深受启发:若能把正常影像与解剖联系起来,再把疾病影像与病理联系起来会把影像诊断推向深入。


文章来源:《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》 网址: http://www.lcyxyjysj.cn/qikandaodu/2021/0625/1089.html



上一篇:封面人物赵然
下一篇:书法养生抗衰老

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投稿 |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编辑部|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版面费 |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论文发表 |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